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研究 > 正文

为何日本作家春上村树会落选诺贝尔文学奖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赔奖率是什么」

  • 市场研究
  • 2024-10-04 02:31:54
  • 其他内容
摘要: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为何...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3个问题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为何日本作家春上村树会落选诺贝尔文学奖近十年

瑞典文学院十八个终身院士绝大多数都是老老司机,他们开车喜欢手动档而不喜欢自动档。手动档是经典哦,自动档太流俗了。村上春树一出道就成了青年人的偶象,铁粉越多越有了流俗的味道。“高大上”的老院士们捂着鼻子,不想开村上春树这辆车。

首先,诺贝尔奖所有的评议和表决纪录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也就是说,今年可以看到1966年及之前的提名人选,之后的都处于保密状态,外界根本不知道村上春树是否由某个机构、群体或个人推荐,是否进入了评奖委员会最终决定的短名单,要想知道这一切,需要等到几十年之后。因此,也就不存在“落选”与否的问题,因为根本不知道他有没有参与角逐。

为何日本作家春上村树会落选诺贝尔文学奖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赔奖率是什么」 市场研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次,村上春树不断“落选”的印象,实则来自媒体、博彩公司和公众的过高关注。博彩公司一向热衷于计算赔率,开设盘口,以吸引受众的注意,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关于村上春树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的报道中,都或多或少提到,这一信息的来源是博彩公司,立博(Ladbrokes)、优胜客(Unibet)、NiceOdds等都很喜欢做这件事。“村上春树能否获诺贝尔文学奖?博彩业可能告诉你答案”、“诺贝尔文学奖博彩赔率出炉,中国作家莫言居榜首”……这样的新闻标题每年都会出现。这使得大家潜移默化中种下印象,以为博彩公司的赔率说明了某位作家获奖的可能性,并且先验地默认他一定获得了提名,而实际上这种联想完全不成立。而博彩公司的赔率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一方面是诺贝尔奖这一全球性重要奖项自身的吸睛度,另一方面是博彩公司的赔率居然经常能说明问题。比如迪伦获奖那一年,他的赔率就从原来的1/100突然调至1/10,说明博彩公司突然很看好他,莫言那一年也是同样的情况,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博彩公司和评奖委员会之间存在任何联系,或者提前获知了本来应该保密至最后一刻的信息,如果有,那可能就是最近二十年里最大的丑闻了。

再次,诺贝尔文学奖不爱村上春树,据推测可能有几种原因,一是他的写作过于美国化,村上春树本人非常不喜欢日本的文学传统,尤其是私小说那种黏黏糊糊、长而啰嗦的长句式,为了让自己的日文更简洁明快,他还试着先用英文写,再翻译回日文的写作方法,对于本土的读者来说,他的语言是耳目一新、独树一帜的,但这样的特点翻译成其他语言(尤其是英文),就完全消失了,我读过《挪威的森林》的英文版,语言失之“平淡”,这就很不利了。二是他过于畅销,他在中日两国的销量加起来,就足以让很多作家的全球销量黯然失色了,太过畅销的作家总是会被考量很久,马尔克斯获奖之前就很畅销,也是《百年孤独》问世16年后,拿到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10年后才收获诺贝尔奖章。三是村上春树本人争议就不少,日本人认为他的作品脱离了日本文学的传统,无法代表日本,而且他的左翼知识分子形象也始终没有树立起来,他不谈政治,或者只是把某些事件当做写作背景一带而过时,作品就畅销,一本正经地剖析奥姆真理教,地震后日本政府的不作为,销量就扑街,有公共知识分子标签的作家不少,但有这个标签而本文化对此并不感冒的,似乎不多,我能数出来的就俩,村上春树和米兰·昆德拉,都没拿着呢。

2021年诺奖有中国提名吗

有,据说,中国作家残雪,闫连科,余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在赔率榜上,中国作家中排名最高的是名列第14位的残雪。在不少国内读者看来,残雪近年屡屡被提及,很大程度上与其作品在海外备受关注密切相关。近些年来,残雪在国外的文学声望,一直都不低。2015年,其长篇小说《最后的情人》(英文版)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小说奖,进入美国纽丝塔特国际文学奖短名单,还获得了英国独立外国小说奖提名

为什么近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频频爆冷

十一期间在老家休假,知道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石黑一雄,第一感觉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眼光还是厉害。虽然石黑一雄的文字并不是能特别触动现在的我,虽然石黑一雄的文字达不到世界文学的最顶尖水准,但是他的文学修养承接上了文学的传统,一副很正的传统文学的传承,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能够选择如此一位在赔率榜单上难以寻见的作家,眼光确实厉害而且还很好玩。从这个意义上说,石黑一雄的获奖也并不是爆冷。

这几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无论是阿历克谢耶维奇,Bob Dylan,还是石黑一雄,从赔率榜的热度上确实都是冷门的获奖者。但从文学历史的传统上,以及他们文字本身对于文学的反刍上,他们的获奖都是当之无愧。去年阿列克谢耶维奇来中国做活动,还有机会采访到她,在不长的时间里,她的回答是深入的,又是诚实的。读了中文版的所有她的作品,除了一直在说的非虚构,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给我个人带来了更强的阅读体验,她的文字衔接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是我在有限的阅读经验里第一次看到这么一位能够接上陀翁的作家。她作品里的非虚构是文学的,有一种直面苦难,超越苦难的力存在。

Bob Dylan的歌词非常厉害,从前期的民谣带有的美国流浪一代的鲜明特征,到后期的浓厚的宗教色彩,承接上了荷马史诗的传统。

如果非要说爆冷,可能莫言的获奖算是一次。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的获奖应该不算爆冷,或许他在中文世界里不怎么出名,但在英语世界里却堪属当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曾四次被布克奖(Man Booker Prize)提名,并于1989年凭借他最著名的作品《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而荣膺该奖。他的小说《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被《时代周刊》(Time)评选为“2005年度十佳小说”和“1923年至2005年间百部优秀英语小说”名单。

我第一次知道石黑一雄是在美国看他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又译《去日留痕》),这部1993年的英国电影由詹姆斯·伊沃里(James Ivory)执导,著名演员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及埃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等主演。故事发生在1930到1950年间,两个主人公是一栋豪宅中的男女管家,由两人之间的一系列感情纠葛引出英国二战前后的一些变化,此片入围当年奥斯卡的八个奖项,但可惜没任何斩获。据说这部电影曾正式引进中国,带字幕播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一下来看。

第二次和石黑一雄作品的交集是2001年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上读过他发表的《 暗夜村庄》(A Village After Dark,作者译)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居住在英国的主人公,返回很久以前离开的村庄而试图对其产生一些影响的故事,这部小说的手法和我前面看过的《长日将尽》相似,并不平铺直叙很多读者想知道的具体情节,而是将它们留在暗处让你自己观察,一直吊足读者胃口,让你由不住就有那种忍不住一直想要读下去的欲望。

这之后我开始有意识搜集石黑一雄的作品来看,包括1995年的《无以慰籍》(The Unconsoled)和2015年正式发表的小说《被掩埋的巨人》(The Buried Giant),我还记着后者出版后美国一个著名书评家的一句话,说石黑一雄的作品中有着一种诗意的平衡,海面风平浪静, 水下激流暗涌(sea-level flat, with unseen fathoms below)。

不得不提的是石黑一雄的另一部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的小说《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这部小说一如既往地充满了辛辣、令人失望和残忍的情节,但同时又有着一种被低估了的幽默和古怪的滑稽之感,因为他笔下那悲哀的主人公无法自已,这部小说被《时代周刊》(Time)评选为“2005年度十佳小说”和“1923年至2005年间百部优秀英语小说”名单。

石黑一雄1954年10月8日出生于日本长崎市,五岁时全家跟随其海洋学家的父亲移民英国,中学毕业后曾打算成为音乐家,但后改为作家。1978年,石黑一雄在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 at Canterbury)获得了英国文学与哲学学士学位;1980年,他在东英吉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获得创意写作课程的硕士学位。1982年取得英国国籍。2008年,《泰晤士报》将石黑一雄列为“自1945年以来最伟大的50名英国作家榜”中的第32名。

石黑一雄算不上高产作家,他的作品虽然不是很多,但笔法和风格却在英文作品世界的得到世界性的广泛承认。正如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所称赞的那样,石黑一雄能够“用情感力量巨大的小说,揭开我们与世界融为一体幻觉之下的那道深渊”(who, in novels of great emotional force, has uncovered the abyss beneath our illusory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这正是他独特和非常有影响力的原因。

到此,大家对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的3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